Skip to main content
TOP BANNER
PAGE BANNER

念力醫學「太極五行自我康復工程」

念力醫學「太極五行自我康復工程」

談功論德


練氣功首先要修德,這似乎是老生常談了,幾乎每個練功者都會這樣講。然而僅僅明白這個道理,放在在口頭上,實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。至於功和德究竟是什麼關係?為什麼人們通常把“功”、“德”二字連在一起?一些練功者甚至都沒有好好去思考過。這正是不少人之所以“修練”沒有長進的原因所在。
 
修練二字,雖是一個辭彙,卻包含了兩層意思,“修”和“練”。
 
“修”、修的什麼?“練”、練的又是什麼?作為一個修練者,這是首先必須搞清楚的。
 
世人只知“練氣功”,以為只要找到一套好的功法去練,即可治好頑症、甚至悟證大道,實為大謬也。
 
“修”者,修心、養性。修心養性則首先必須修德、而修德又必須先“修為”。這裏所講的“為”,指的是修練者的行為,說白了也就是如何做人的問題。這是循序漸進,逐漸昇華的。
 
修德的核心,就是放下“一己之私”,即能夠放下自己這個“小我”,將小我融入到宇宙大道這個“大我”的規律中去。才能抹去小我的蒙蔽之心,發現自身本性和宇宙的本性。
 
“練”自然是指練功、這裏的“功”,同樣包含了多層意思。以治病為目的的練功者,實際上練的是“命”。這裏的“命”,並非某些人所理解的命運的“命”,而是指修練者的軀體。道家氣功中的所謂築基補漏、練精化氣,就是練命階段。“功”的另外一層意思,便是修練界通常所指的“功力”與“功能”。
 
“功力”是指修練者自身的能量級別,“功能”指的是修練者的功能層次。
 
功力有大小之分、功能有高低之別。功力的大小取決於修煉者的練功質量和時間,又與所選擇的功法有密切的關係。而功能的高低與修煉者練功時的入境程度有直接相關。
 
要想“入境”、必先入靜,而欲想入靜則首先必須放下“我執”。
 
對於功力的理解,一般不會有岐見,但對於功能的理解,卻往往大相徑庭。
 
世人識別高功能者,離不開神通法術,豈不知神通法術僅僅是修練到某個過程的“副產品”。當然,有些功境是師傅檢驗修煉者修煉層次的依據。但真正的修煉者,決不以神通示人,更不會執著於神通法術。倘修煉者以我執對待功能,必然會導致對功能的追求。修煉一旦誤入追求,便離開了修煉大道,也就無法入靜、更談不上入境,也就不可能真正具備高功能。
 
“萬般神通皆小術、惟有空空是大道”,凡“我執”者,多急功近利、故而好追求神通法術,為的是嘩眾取寵、以術示人,糾其根離不開一個“我”字。執著於“我”的人,事事處處都離不開“我”,也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高功者。
 
離不開“我”的人,以我之心對待一切、以我之好改變一切、以我之求索要一切,那便是無“德”之人。
 
無“德”之人,利慾薰心、急功近利、蒙蔽自性、背離大道。縱然偶為善緣,終因目的太強而落得個“無功無德”。
記得中國南北朝間,梁武帝大興土木,蓋廟建寺,供養僧尼無數,廣發號令,令其臣民潛心向佛。自以為從此已結佛緣、可以名揚四海、國泰民安。天朝僧尼、黎明百姓自然個個高唱讚歌:“皇上功德無量不絕於耳”。豈不知被禪宗始祖菩提達摩一句“無功無德”便惹惱龍心,貴為“天子”,依然凡心未變,終未遠離功名之心,雖與佛祖近在咫尺,同室而坐,也只能落得個與佛無緣。
 
可見,“功”非求之功,“德”非求之德。
 
無求之功方為功、無求之德方為德!